第(2/3)页 “啪”的一声将书摔在桌子上,指着书本,全身颤抖,破口骂道:“竖子!匹夫!奸佞!狂徒,国之大贼也!这刘明远当真该诛,险误天下根本……” 李乐任由他骂,笑眯眯的喝着茶。 在别人看来,刘明远的论调简直就是匪夷所思,让人大为惊异,可细想之下,又觉得好有道理的样子。而对于皇室之人而言,这是在断送皇家根本,比汉之王莽不逞多让。 但在李乐看来,却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,因为刘明远的学说,有点类似于上辈子所知道的“君主立宪”以及明朝末年黄宗羲,顾炎武他们的学说。都是在讲“虚君”,君主放权内阁,拱垂而治天下。 或者是“矮君”,君王还政于相,有仲裁之权,却不可过问细节,再非以往那般是为天下至尊,可以一言而决天下事。从“君父”的位子上退下来,只是“君王”而已。 平民百姓,亦有发声之权。首相、次相等职位,也应当由百姓选举而出,再非皇帝一言而决,或是官员之间互选。 总体思想,就是这样了,也难怪他这样的人,会被别人称之为“圣人”。 等朱老八骂够之后,李乐呵呵一笑,道:“想必新皇在最初看到这些书稿之时,也不比你现在好多少。所以至尊就很为难了,到底要不要为刘明远平反,若是为他平反,会不会让他的学说流传于世?流传出去的话,会不会对整个国家造成动荡?特别是那些武林中人,读书士人,看到这样的言论之后,会不会做出危机到皇室江山的事情来?” 朱老八气咻咻的坐下来,说道:“那就不要平反了,关乎江山社稷与安然的事情,难道这还要考虑吗?” 李乐道:“可刘明远毕竟是冤枉的,再说要是不为刘明远平反,登基之初的政律将会十分艰难,因为如今有很多苏林党人士,或者非苏林党的官员,都在等着看新皇会怎样行事,他们可都是受过刘明远余泽的人。” 朱老八气道:“这天下的冤枉多了,多他刘明远一个不多!刚刚的情形你也看到了。数万百姓,威逼阁臣,自行为至尊定下年号……” 说到这里,朱老八突然醒悟过来,瞠目结舌的看着李乐。 李乐点点头,道:“这也是我要告诉陛下的,刘明远书中所道之民众之意,听起来惊悚,看起来也让人生怖,但细细论及,并没有那么可怕。百姓,或者按刘明远的叫法为民众,其实我更喜欢称之为公民。” “不管是百姓也好,民众也罢,公民也行,他们大多数都是盲从的,很多人缺乏主动的判断难力,他们只会随大流而走。大流在哪?谁的声音高,谁的声音大,谁的响影力足,谁就是大流。” “秦末时,陈胜、吴广起义,叫了一句‘大楚兴,陈胜王’这就是大流。汉末张角之黄巾的那一句‘苍天已死,皇天当立’就是大流,前宋时王安石说的‘民不加赋而国足’,在当时的士人阶层也是大流。” “包括今天的那句‘至尊爷大行了,咱们去给磕个头吧’也是大流。只要将这源头抓在自己手中,刘明远的那句‘民众之声可为万古达鸣之奇韵’又何足道载?哦,对了,还要告诉老八你一件事情。” 朱老八问道:“什么事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