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廖里正听了频频点头。 “说的是这个理,礼小子,言小子,我也要去镇上,上车,我带你们去。” “太好了里正,我们就不客气了。” “都是一个村的,我和你们阿爷还是结拜兄弟呢,客气啥。” 里正一手握紧牛绳,一手把牛车抬起来。 牛扭脖子钻进去,木桩削的牛扣往牛脖子上一压,牛车架好。 薛礼和薛言灵活的爬上牛车,里正侧身一蹦,坐在车头,牛绳一甩,牛车吱呀吱呀的出村。 村里能念书的孩子不多。 里正家三个儿子,只有一个念书,另外两个三天两头爬墙,里正不愿意浪费那个钱。 他的几个孙儿倒是争气。 薛老爷子年轻的时候,也是读过书识过字。 薛大郎,薛二郎和薛三郎,也都不是念书的料。 附近村子有不少不学无术的小混混,他们成日跟着四处溜达。 薛四郎倒是喜欢念书,上过两年私塾。 薛老太太不敢再花这个钱,生怕前面三个孩子说她厚此薄彼。 薛四郎走得早,薛礼可以说是薛家唯一一个没上过私塾,没去过书院的孩子。 苏氏识文断字,经常到里正家里借书给孩子看。 薛礼也争气,识的字不比念过书的少。 毕竟是好兄弟的孙子,打小乖巧懂事,招人稀罕,里正越看越慈爱。 “礼小子,你打算让言小子念多少年书?” 人人都道十年寒窗,又有多少人真的念到十年。 书院的念书年限也灵活。 按照家里的情况,有的念几个月,有的念一两年,也有的念三四年,五六年。 薛礼摸摸兜里的银子。 “我打算给阿言先念两年。” “两年?” 时间不算太短,的确能学到不少本事,里正欣慰点头。 “不错,有志气,言小子,好好念书,莫要辜负你大哥的努力。” “里正,我会的。” 薛言捏紧小拳头肯定。 “我要好好念书,不辜负大哥,不辜负南妗姐姐。” “廖里正,我跟您说,南妗姐姐可厉害了,我念书的银子还是南妗姐姐给的,今后我要好好报答南妗姐姐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