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黄小明也这么看着李轩。 两者的眼神交汇。 此时,孔明就淡淡的说道。 “亮对公瑾之绝唱也。” “大英雄壮志难酬,岂不令人悲怆?” 这一首绝唱的独角戏。 接下来就是黄小明最后一场戏了,周公瑾在最后,在小乔的怀中。 说出那一句千古流传的——既生瑜,何生亮? 那种嫉妒,悲凉,叹息的感觉。 无论是高欣欣还是陈建波,还是刘和伟,几乎都觉得,这一场戏,黄小明一定能演的很好。 因为‘周瑜和孔明’对于李轩和黄小明来说就是不能更贴切的关系了吧。 对于他们来说的,绝对对应的关系。 黄小明,从被追赶者到追赶者,从成功到失败,这一切的一切,都在他的感觉之中。 到如今,来到‘正面战场’的对戏交锋。 但结果就是孔明一直将周瑜耍弄的团团转,一如黄小明一直在被李轩带着节奏走一样,那种感觉,那种味道,便不能更真切。 就是这种‘味道’。 那种败者的悲凉和味道,将嫉妒,愤恨,演员个人的感觉注入到里面来。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,这一场戏,他能演的比较‘出色’.只要注入感觉就行了。 也是高欣欣觉得,在这一轮来的对戏里,黄小明唯一一次,能够追赶上李轩的时候。 用自己本身的嫉妒和愤恨去代入。 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演周瑜,李轩演孔明,还真是合适了。enda 这位曾经在横店蛰伏的‘卧龙’,一步一步的来到了交锋最前锋的战场,来到了一等一的企划,最强的IP所拍摄的历史正剧里, 作为导演——作为孔明。 还有让自己都为之愕然震惊的.演技。 英雄绝唱。 此时的周瑜,便躺在小乔的怀中。 一切感觉,一切都交织在这一场戏里。 那种感触 对李轩的嫉妒,仇恨,一切,用上一切手段都赢不了的人。 周瑜,你也是这样吧。 在这一场又一场的戏里,黄小明就知道了,自己的演技,确实是不如李轩的,当对李轩产生和陈道铭同等级别的想法时,他就知道,自己输了 失败,输了,这些词汇,就让人提不起劲来,让人想.彻底的摆烂。 但真的可以吗? 不可以. 不必去相信刻板的感觉,去相信自己对角色的感觉,周公瑾的感觉. 是啊,公瑾,你死前最后的悲哀,就绝非嫉妒,绝非仇恨——你思想的,就不是被人打败的高傲吧,你想的是小主公,想的是江东百姓,想的是东吴众生。 将那一点属于自己的‘嫉妒’感觉给丢掉。 明明这一场戏很简单,去注入自己的感觉就行了,注入自己对李轩的感觉。 在这一点,自己明明和角色的共鸣程度是非常的高的两者之间的念头,想法,一切一切都已经共鸣了。 但到如今的时候,黄小明却在思想了之后,去抛弃掉这种感觉。 抛弃掉作为演员的自己。 全身心的灌入到角色里,原本一直以来,依靠本性去推动角色的自己,在这里.选择放弃。 放弃,是正确的吗? 不知道,起码这段时间,自己在演技的感觉优越方面,是仅次于李轩,还有那两位视帝级的演员的.可以说,这一次真的就是‘虽败犹荣’。 仅仅为了将这个角色演好,作为推动力.将以往的那个有着乱七八糟杂念的自己,将那些不纯粹去掉。 到这里的时候,如果再以自己的感觉去推动,能‘保底’的虽败犹荣 不。 不对。 公瑾最后的感觉 各有其志。 各为其主。 江河涛涛之上。 周公瑾。 “既生瑜,何生亮” 败死于孔明面前,是不甘,但更多的不甘,则是没办法去达成主公的伟业。 没办法给江东人民一个美好的未来。 我对不起的,是东吴,是主公,是江东百姓。 对不起. 黄小明眼里的戏。 代表着这个最后消逝的三国群雄,在小乔怀中逝去的爆发演技。 一个,真正生存,真正活着的,三国豪杰。 第(2/3)页